• 党委书记杨树栋同志深入农户大棚指导发展

  • 党委书记杨树栋同志深入农户大棚指导发展

  • 党委书记杨树栋和乡长呼延军对山川秀美工程进行规划

  • 延安市宝塔区冯庄乡人民政府

加强学习  转变作风  真抓实干 促进发展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冯庄努力奋斗

(在冯庄乡二00六年经济工作会议上讲话)

呼延军

2006年2月15日

同志们:

2005年,我乡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加强指导,落实责任,按照“两个加快,两个加强”的工作思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实施“22225”工程和“五通一化”工程,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揽全局,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转变作风,真抓实干,不断发扬“三苦”精神,深入基层,扎实工作。一年来,全乡上下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全乡农业总产值3256万元,粮食总产5892吨,人均纯收入2186元,人均产粮503公斤。全乡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各项事业进展顺利,主要表现在:

(一)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

过去一年,我乡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加大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和教育力度,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乡党委坚持以学促评,通过“带”、“评”、“查”、“帮”的有效形式,把学习贯穿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并在学以致用上狠下功夫,认真组织开展了“十百千”活动。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努力为农民群众办好十件实事,百名党员帮扶100个贫困户,百名党员走进1000家农户,征求意见,走访调研,听民声,解民忧,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使先进性教育活动真正落实到为民办实事、好事上。同时,多方筹措,积极协调,投入大量资金建起了高标准党员活动室7个,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使党员活动室成为广大党员学习、开会、研究工作和民主决策的活动中心。按照“把能人培养成党员,党员培养成能人”的原则,新发展党员14名,预备党员18名。结合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狠抓了支部班子建设,针对村支部软弱涣散等问题,对5个村支部班子进行调整。结合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加大了纪检工作力度,对部分村财务进行了离任审计,查处了芦草沟等村财务问题3起,有力打击了违犯党纪政纪的不法分子,起到了警钟长鸣作用。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了“三级联创”活动,将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为基层党组织增添了新的生机,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秀美山川建设成效明显

近年来,我乡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富民,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坚持乔灌草混交与多林种搭配,坚持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并重,坚持退耕还林与荒山造林同步,坚持封育恢复与坚决禁牧并举,梁、峁、坡、沟、台科学规划,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严把苗木关、栽植关、验收关、管护关、兑现关,退耕还林初见成效。截止目前,建成了菠菜峪、西河沟、李庄、武装沟4条30多平方公里的大规模明星流域,累计完成退耕还林71802.1亩,在实施过程中依靠政策,坚持原则,彻底解决了退耕还林遗留问题,按时完成了退耕还林钱粮兑现工作,全面完成了2005年度5000亩退耕还林计划任务。利用延河二期项目建设,新修基本农田710亩。成功地为去年9月份召开的全国退耕还林现场会提供了观摩现场。

(三)产业开发有新的突破

按照“拐沟种草搞畜牧,川道发展弓棚菜,全乡发展林果树”的发展思路,利用川道有利地形,在贾庄、杜坪、李庄等村发展大小弓棚2130个,对原有258个大棚进行了全面改造,种植露地莱570亩,为种菜户配备水泵80台,协调区民政局给李庄村打井6口,解决了灌溉用水问题。走多种养殖并举的路子,新发展养牛大村2个,发展养猪专业村1个,养牛大户12户,养猪大户8户,新建牛棚45棚,黄牛改良568头,冷配168头。积极配合防疫人员对鸡新城疫、W病、禽流感等进行防治,免疫率达100%,全乡一年来未发生重大疫情。年底,全年肉牛存栏1984头、生猪存栏3200头、家禽存栏251 23只,全年畜牧业收入430万元。林果业,在村民自愿的基础上,由乡供销社牵头,创办了果农协会,乡果树专业工作队与果农协会密切配合,积极为果农提供信息咨询服务、果树管理知识和各种果用物资,严格按照“大改型、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四大技术要求对全乡15365亩果树进行科学管理。完成苹果套袋510万个,新建经济园林2600亩,新建果库40座,果品产量达到514万公斤,商品率达55%。

(四)基础设施建设大为改观

2005年,我乡继续加大项目建设的争取和协调力度,全面加强了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下坪至洛家河13.5公里的四级砂石路改造工作和50座桥涵、10处帮畔的配套工程,对泥沟至东沟12.5公里的四级砂石路进行了管护;完成了陈家河、东沟、丁庄三村果树生产路18.5公里;完成了杜坪、南沟塔村的人畜饮水工程和李庄、贾庄等村的棚菜灌溉工程;在冯庄、王家沟、下坪等村新修垃圾台12个、公厕8个;王家沟、郭家沟等村新建“四位一体”沼气池70座;完成了王家沟新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延河二期项目,先后在后安沟、曲台等村新修农田710亩;协调资金100万元对中小学校舍、围墙等进行了维修改造,并为冯庄中学增容了变压器;投资4万元新建了高标准文化站、安全生产办公室、民政工作站。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面加强,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五)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继续推行税费改革政策,按规定返还村干部7--资、办公经费等转移支付资金,实行涉农收费公示制度,彻底制止“三乱”行为。认真开展民政救济和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办理工作,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做到了“应保尽保”,切实把党的温暖、政府的关心送到最贫困的农民之中。进一步加强了教育教学管理,改善了办学条件,实行“两免一补”政策,为金乡1700名学生解决了入学难的问题。实行“大病统筹”,全面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保障人民健康。卫生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水平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成效显著。认真贯彻落实新的《信访条例》,集中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地化解了社会矛盾,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一年来没有发生大的安全事故,全乡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2005年度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乡镇”。

同志们,一年来,我乡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整体工作走在了全区的前列,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委、区政府和乡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乡人民团结奋进,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冯庄乡党委、冯庄乡人民政府,向一年来在全乡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中做出积极贡献的广大群众、干部职工及各位代表表示衷心的感谢!祝各位在新的一年里家庭幸福,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当清醒地看到,我乡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林果、草畜、棚栽三大产业发展有所突破,在个别村形成了一定规模,但整体规模小、效益低,管理粗放,在技术管理和市场营销方面仍处于落后局面,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仍没有真正形成拳头产品和特色产业,缺乏带动性;二是近年来全乡水、电、路、桥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基础差、底子薄、教育、文化及投资环境等各方面仍跟不上发展要求;三是农民教育工作和乡村两级干部的管理需进一步加强,部分干部自由散漫,工作飘浮,不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四是对当前发展的大好形势认识不足,“小富即安,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思想普遍存在,缺乏抢抓机遇求发展的紧迫感。五是乡村干部执政能力差,发展能力差,不能很好的落实政策,不能很好的帮助群众致富。所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我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在今年及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认真研究,彻底解决好这些问题。

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重解决好“三农”问题,保持农村经济的良好势头

二00六年,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全乡经济发展的关键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创年,是“十一五”开局的第一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工作量大面宽,任务极为艰巨。我们既要实事求是的分析解决好当前全乡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更要用发展的眼光,审时度势,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利时机,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结构,发展优势产业,保持好金乡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和稳定的社会大局,转变工作作风,团结一心,共谋发展,紧紧围绕“构建和谐冯庄、安全冯庄、诚信冯庄、魅力冯庄”的奋斗目标,抓住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的战略机遇,扎实工作,努力奋斗,在巩固中提高,在创新中发展,努力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局面。

(一)、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

综合分析这些有利因素和全乡发展情况,2006年金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六个加强”的发展战略,认真组织实施“22225”工程和“五通一化”工程,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大劳务培训,着力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提高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好局,起好步。预期目标为:实现生产总值3456万元,人均纯收入2386元,较2004年净增200元,粮食总产6000吨,人均产粮稳定在500公斤以上,全乡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二)、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全面提高农村发展水平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我们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把新农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积极探索,扎实推进。

1、加强秀美山川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今年,我乡退耕还林要在巩固提高上狠下功夫,对历年退耕还林地全面进行补植管护,由过去退栽为主转为补植管护为主。提高造林水平,实行乔灌草混交,多林种搭配,全面加大对菠菜峪流域、西河沟流域、武装沟流域、李庄流域的补植管护力度,打造精品流域,全面落实《宝塔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若干措施》,结合第三批先进性教育在农村党员中设岗定责,每个村确定一名党员护林员,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落实管理责任,坚定不移地抓好封山禁牧和抚育管护工作,加强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妥善解决退耕还林中存在的各类矛盾和问题,在管护到位的前提下,及时足额将钱粮兑现到农户手中,确保退耕还林退的下、还的上、不反弹,实现“山变绿,水变清、村变美、人变富”的和谐发展,争创全国绿化模范乡镇。

2、加强主导产业建设,提高产业质量效益。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粮食生产,加大三大主导产业推进力度,强化扶持措施,提高产业质量效益。我们要充分发挥果农协会的带动作用,继续推广“四项”管理技术,果树产业要实现由大村专业村向小村薄弱村转变,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单一发展向配套发展沼气养畜转变。完成大改型8000亩,苹果套袋1000万个,新建果库15个,优果率达55%以上,苹果产量达530万公斤。积极发展以养牛为主的草畜业,带动养猪、养鸡全面发展,扶持大村、大户,突出特色。发展养畜,饲草先行,要高度重视饲草种植和青贮,以养畜促种草,以种草促养畜,草畜并进,协调发展,力争达到肉牛存栏2500头,生猪存栏4000头,家禽存栏30000只。同时,要恢复乡兽医站,狠抓畜禽疫病防治工作,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坚持“三菜”并举的路子,在巩固现有大棚的基础上,重点在杜坪、贾庄、李庄、冯庄等村发展中弓棚50个,小弓棚2000个,利用优势地形种植露地瓜菜500亩,丰富城乡菜篮子,增加川道农民收入。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添发展后劲。

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项目,协调资金,下决心解决广大群众走路难、吃水难等影响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实施下坪至香水沟12.5公里的四级砂石路拓宽改造工程,解决“三管区”9个村544户2112人出行难的问题,配套产业开发,新建沼气能源50座,并进行改水改厕;在公路沿线和人口集中的地方,新修垃圾台10座,公厕5个;协调解决九滩等剩余14个村的人畜饮水工程,力争实现村村通自来水目标;围绕村边、路边、水边三边缓坡,加大农田建设力度,重点在新庄科、赵家沟、英沟、王家沟等村新修农田600亩,打淤地坝6座,争取恢复冯庄村英沟门大坝;完成冯庄小城镇框架布局,解决冯庄村宅基地困难,申请设立冯庄集贸市场。恢复冯庄第一个团支部旧址,协调争取纳入红色旅游范围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为全面加快冯庄小城镇建设步伐奠定良好基础。

4、加强民主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民居环境。

要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财务管理制度等,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要按照“全公开、真公开、常公开”的要求,规范政务、村务、校务、院务公开的形式、时间和基本程序,每个季度要定期公开一次,及时补充新的公开内容,建立广泛有效的群众监督机制。要以开展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认真搞好党员和农民的教育,全面提高一次劳动者素质。结合党员设岗定责,每个村、每个单位至少确定2名环境卫生保洁员,对辖区环境卫生进行监督管理,各村、各单位每周至少组织一次周边卫生大扫除活动,彻底整治脏、乱、差现象,培养全民讲卫生、爱整洁的良好生活习惯。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文明户”创建活动,倡导文明新风,丰富文化生活,禁止赌博,远离毒品,团结互助,邻里和睦,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条件。

5、加强各项事业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要深入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争取现场会、培训会、观摩会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拓宽培训渠道,加大培训力度,使每一名干部,每一个农户都能掌握1—2门产业开发实用技术,全面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科技素质,抓好科技示范户建设,带动周边群众学科技、用科技,加快经济发展。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全面提升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实行送教下乡,对口支教的方式,帮助基层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充分挖掘民间文化资源,搞好业余文艺人才培养,多方位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全面推行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紧紧抓住我区被列为全国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区的机遇,不断扩大合疗的覆盖面,切实开展好卫生防疫和疾病救治工作;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实现优生优育,控制人口增长;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群众性创建“平安宝塔”活动,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认真贯彻落实新《信访条例》,加大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排查和调处,帮助弱势群体,维护公平正义,有效防范突发性事件。广泛开展《安全生产条例》的宣传教育活动,要继续对各煤矿、地质灾害等场所进行定期检查,狠抓隐患整改,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为全乡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6、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确保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牢记党的宗旨,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题,深入开展创建“五好”支部、“旗帜工程”和“科技致富带头人”活动。结合当前开展的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坚决实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政策,坚决处理个别只占其位、不谋其政、只贪私利的“村官”,把思想进步,办事公道,群众拥护,年轻有为的同志选配加强到村级班子中来,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全面落实好《关于加强农村党建工作的十条措施》,全面加强党员活动阵地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积极发挥乡党委在经济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与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全面推进警示训诫防线工作,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把全乡党员干部和各级组织打造成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坚强队伍,为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奠定扎实基础。

同志们,新的一年已经开始,新的目标和任务已经明确,我们的任务相当繁重。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新的目标任务,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团结拼搏,推进全乡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努力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责任编辑:吴庆庆 李蕊国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1日

建设与维护:陕西省《网上陕西》编辑部      办公地址:陕西省人民政府机关大院

电子信箱:w87298388@163.com      咨询电话:029--87298388

陕IP备05008609号     官网:www.wangshangshanxi.cn

特别声明:转载使用本站内容,需经本站同意,否则视为侵权,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