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毛泽东同志的铿锵话语,穿越时空依然振聋发聩。他曾深刻指出,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在于与人民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始终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出发点。这一根本遵循,既是历史经验的凝练,更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砥砺前行的坐标,指引着我们在时代考验中永葆方向。
心里装着人民,首先要在思想深处筑牢为民之魂。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便将“为人民服务”镌刻在信仰旗帜上。这不是空洞的宣言,而是融入血脉的基因。长征路上,红军战士与老乡共用“半条被子”,让寒冬里的温暖跨越世纪;抗日烽火中,军民分食“一碗小米粥”,让鱼水深情化作御敌利刃;解放战场上,独轮车推着支前物资滚滚向前,战士用血肉之躯为群众筑起屏障。一代代共产党人以“焐热民心”的赤诚,在枪林弹雨中守护万家灯火,在筚路蓝缕中践行庄严承诺,终成“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注解。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党员干部唯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将“人民至上”的理念根植于心,方能在纷繁世事中锚定航向。
思想的光芒,终究要照进实践的土壤。筑牢为民意识,更需以实打实的行动回应群众期待。要多一些“躬身问需”的姿态,少一些“会议室决策”的轻慢,把政策解读的“麦克风”递到群众嘴边,走进农家院落摸炕头温度,蹲在田间地头看禾苗长势,在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中把准“急难愁盼”的脉搏。就像焦裕禄在兰考跑遍120多个村庄,用脚步丈量风沙盐碱的分布,才找到治沙治碱的良方,因此党员干部唯有贴近泥土,方能听懂大地的声音。同时也要常怀“见贤思齐”的自觉,以杨善洲扎根大亮山22年、用锄头种出万亩林海的坚守为镜,以黄文秀走遍全村195户贫困户、用青春建设大山的初心为尺,在本职岗位上把“小事”办实。基层工作者多跑一趟楼道,就能早一天解决老人的适老化改造需求;乡村教师多花一点心思,就能让更多孩子留住求学的渴望。为民服务从不在惊天动地的壮举里,而在这点点滴滴的行动中。
从“半条被子”的温暖到“万亩林海”的坚守,从“一碗小米粥”的情谊到“驻村日记”的赤诚,共产党人的为民初心,始终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响中熠熠生辉。站在新的征程上,党员干部唯有将“人民”二字刻在心头、落在脚下,以思想的清醒引领行动的坚定,方能在时代的浪潮中勇立潮头,让“为人民服务”的旗帜永远在神州大地上高高飘扬,书写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崭新篇章。
作者:李小军
电话:029-87298388
广告:135-7227-5668
招商:158-2907-4800
邮箱:w87298388@163.com
官网:http://www.wangshangshaanxi.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省政府北门68号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