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渭南市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简介

渭南市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成立于1978年,是“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校40年来,市体校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八易校址,历经沧桑。2010年11月,渭南市“十二五”重点民生工程“渭南市体育中心暨市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工程开工建设,学校占地165亩,总投资1.57亿,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办公楼、综合楼、运动员公寓、餐饮中心、综合训练馆、射击馆、室外田径场、室内外游泳池,硬件设施达到了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青少年体校设置标准及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设施要求。

2013年,市委、市政府决定整合体育教育资源,在市体校内建设市初级中学,实施“体教结合”用以解决市体校运动员文化课教育问题。2014年9月学校学校建成投入使用,市体育局整合了原市水上运动项目中心、市射击运动中心,成立“渭南市青少年体育运动管理中心”(“渭南市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市体校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近年来,渭南市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第十二届运动会突出贡献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射箭重点体校”、“陕西省高水平体育人才训练基地”、“陕西省业余训练先进单位”、“陕西省水上项目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西安体育学院“校园足球实验学校”和“青年教师和学生校园足球教学实验基地”,2017年3月被体育总局评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17年8月获得全国第十三届运动会2013年——2016年度群众体育先进单位,2017年12月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称号,2017年获得2017年度陕西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2018年获得陕西省十六届运动会突出训练单位。

学校现开设田径、游泳、跳水、体操、艺术体操、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拳击、跆拳道、举重、国际式摔跤、中国跤、柔道、武术套路、武术散打、空手道、射击、射箭、赛艇、皮划艇、棒垒球、滑轮、冬季越野、击剑等27个训练项目。学校现有教职工104人,其中教练员59人(国际健将1人,国家健将10人,一级运动员4人),运动员人数1236余人,(2019年注册运动员1700余人)其中校内在训运动员750余人,走训运动员480人。

建校以来,学校始终以建设全国一流的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为目标,秉持“诚实、勤奋、拼搏、超越”的校训,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目标,规范各项管理,加强内涵建设,文化教育与运动训练并重,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射击世界冠军武柳希、郑开国际马拉松冠军冯爱萍、东亚运动会武术冠军李瑾等年来,学校创新“体教结合”办学模式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和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第十二届运动会突出贡献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射箭重点体校”、“陕西省高水平体育人才训练基地”、“陕西省群众体育先进集体”、2017年12月被体育总局评为“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

建校以来,学校始终以建设全国一流的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为目标,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射击世界冠军武柳希等一大批优秀运动员。参加陕西省青少年年度锦标赛,2015年获得金牌37枚,总分3069分;2016年获得金牌43枚,总分4253分;2017年获得金牌63枚,总分4877分;2018年省“十六运会”获得金牌218枚、银牌68枚、铜牌91.5枚,团体总分13100分的历史最好成绩。2019年44名运动员参加全国体育单招考试,17名运动员先后被陕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西安体育学院等院校录取,高考录取率达38%。2019年代表陕西省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田径、中国跤、体操、武术等等9个项目,获得4块金牌、4块银牌、6块铜牌的全国比赛最好成绩。今后,学校将进一步规范管理,争创全国一流的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