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连祥,男,汉族,陕西府谷县人,中共党员,1963年4月出生,研究生学历,毕业于陕西工商管理硕士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经济师职称,1981-1986年分别在府谷县五一煤矿、府谷县经委、华能精煤榆林分公司工作;1986-1993年在榆林煤炭出口集团任团委书记;1993-1997年在榆林南梁煤矿担任矿长、党委书记;1997-2002年在陕西南梁矿业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在榆林煤炭出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担任副总经理;2002-2006年6月在榆林市榆神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担任董事长;2006年9月至今在榆林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2014年2月起兼任党委书记;2015年8月至今兼任榆林市城市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扎根煤海 屡获殊荣
参加工作30余年,王连祥一直与其所衷爱的煤炭事业打交道,把美好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散发着光和热的煤炭事业,对煤炭事业的满腔热忱,是他工作锐意进取的不竭动力。多年来,王连祥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扎实践行“三个代表”,以诚信立业的职业道德,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恪尽职守的职业操守,扎根煤海,奉献青春,为榆林煤炭事业的繁荣发展和榆林经济社会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赢得了“煤海骄子”的美誉。
他一步一个脚印,从一名普通的科员成长为大公司的管理者。他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和顽强的进取精神,带动班子,感染员工, 赢得了诸多殊荣:2001年被共青团陕西省委、省经贸委等评选为“第八届陕西省杰出青年企业家”,被新华社陕西分社评为“新世纪陕西矿产资源十大杰出新闻人物”;2005年被市委、市政府评选为“榆林市劳动模范”;2007年被陕西省委、省政府评选为“陕西省劳动模范”;2012年被榆林市国资委评选为监管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工作者”;2015年被陕西省企业家协会评选为“第六届陕西省优秀企业家”。在他的率先垂范下,公司经营业绩屡创新高,8年累计销售煤炭253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22亿元,利润总额5.4亿元,赢得了上级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2014年被陕西省委依法治省工作组命名为“全省依法治企示范单位”,是榆林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以年营业收入15.63亿元的业绩跻身于“2014年陕西省百强企业”行列;连续多年被市政府评选为榆林市贡献财政“百强企业”;被上级有关部门授予“企业绿化先进单位”、“榆林慈善事业先进集体”、“煤炭运销工作先进集体”、“工会工作先进单位”、“全市包抓扶贫工作先进集体”、“榆林市明星企业”、“工人先锋号”、“厂务公开职代会四星级单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集体”等诸多荣誉称号,为发展榆林地方经济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榆林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9月,注册资本金2亿元,为市属国有独资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煤炭贸易与投资,截至2014年底,公司总资产达7.93亿元,净资产4.26亿元。公司现拥有两家全资子公司和一家控股公司,系陕西华电榆横煤电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医药控股集团天宁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等几家公司的参股公司。成立至今,公司始终秉承“以人为本、诚信立业”的经营理念,积极面向市场,寻求多元化发展,到目前为止已初步形成了以煤炭贸易为主营业务、合作开发煤炭、电力、煤机、制药、贸易、新能源燃料等多元化项目为延伸的产业结构。为适应市场竞争和公司发展需求,公司坚持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着力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以挂牌“新三板”及甲醇新能源的开发应用为契机,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不断提高公司经营运行质量,增强公司经济实力,实现做强做优。
改革创新 管理科学
“管理也是生产力”是王连祥一直倡导的理念,他曾提出“工作制度化、制度流程化、管理精细化”的管理理念,在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中他坚持“内抓管理,外拓市场”,为了保证制度的实施效果和执行效率,他提出实施流程化管理,逐步建立了一套用流程化的职责、人性化的制度来管人管事的管理体系。在担任陕西南梁矿业总经理时他曾引导编制印发了《管理制度汇编(上、下)》。
2013年上半年,面对公司主营业务的首次亏损,作为领导者和决策者,王连祥及时调研市场,调整经营策略,第一时间召开经营部署会,调整职工心态,提出了“促销保量,扭亏增盈”的工作总目标,积极开展“献言献策”的劳动竞赛活动,制定出台了“量价挂钩”、“消减成本”、“工效挂钩”等多项促销保增长的激励措施,多次亲访客户,广泛征求采纳合理化意见和建议,以“质量、诚信、服务”理念巩固拓展客户,稳定销售市场,短时间就成功扭亏并再创煤炭销售新高,各项经营目标任务均超额完成。
2013年底,王连祥积极响应市政府关于推进甲醇汽车和醇燃料研究推广的会议要求,选派全资子公司榆林矿业集团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承担榆林甲醇载重车试点工作,2014年在甲醇新能源应用各领域进行了试点实验,并联合北京大学世界新能源战略研究中心共同研发编制了“发展甲醇新能源,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榆林矿业集团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甲醇新能源发展研究”报告。2015年5月12日工信部甲醇汽车试点工作组来我公司就甲醇汽车试点运营情况进行调研验收,确定我公司为全国唯一甲醇重卡汽车试点单位。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王连祥将公司的“管理提升”活动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制定出台了部门“三定”方案,明确了部门职能,合理配置了岗位,细化了岗位职责;并首次实行“员工与部门双向选择”机制,实现了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率先搭建协同办公软件管理系统,构建无纸化办公平台,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
王连祥始终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有利于公司更好更快发展上,为了有效解决制约公司发展的系列问题,2014年王连祥审时度势,及时决策,与有关专家咨询我公司“新三板”挂牌工作,今年3月份“新三板”挂牌工作终于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这对于实现榆林资本市场零的突破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以人为本 情系职工
企业的发展要靠人才来推动。把企业打造成行业领跑者,让员工成为同行业最幸福的人,是王连祥一直追寻的理想。在追求公司经营效益的同时他还特别注重员工的全面发展,经常鼓励员工走出去学习,建立健全员工培训机制,创建“职工阅览室”,征订发放各类学习书籍和报刊杂志,开办“榆林矿业讲堂”邀请专家作讲座,节假日组织文艺演出和体育比赛,既丰富了员工的文化生活,又提升了队伍素质。
他不但注重人才培养,对员工也是关爱有加。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坚持厂务公开;为员工购买人身意外保险,按时全额缴纳各项社会保险、企业年金;组织员工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员工健康档案;给一线工作者发放津贴、劳保用品,提高伙食补助;建立普通员工司龄工资制度,努力提高普通员工的待遇;帮助外地员工解决住宿问题,走访困难员工、探望慰问生病住院员工,为员工解除后顾之忧;充分发扬民主管理优势,鼓励员工积极献言献策,共同参与企业管理。
热心公益 倾情履责
王连祥认为,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回馈社会和人民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在他的正确引领下,公司在企业与社会、企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近3年共上交地方税务部门税费1.85亿元;近5年累计解决就业岗位80多个;为榆林困难户募捐,筹得善款5000多元;带头组织干部职工为汶川、玉树地震灾区捐款捐物;支持榆林创建工作、绿化造林投入专项资金237万元,绿化沙地500亩;给予榆林市宋庆龄基金会、慈善协会捐款30万元;仅2014年“三访五促”活动中支助联系点村庄帮扶帮困专项资金95万元,等等。
他常说,做企业和做人一样,作为市属重点国企,理应为榆林人民做点事,为地方政府分点忧。诚然,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和决策者,他时刻心系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用不懈的努力为企业创造着每一笔财富;作为员工的代言人,他时刻把员工的利益与疾苦挂在心上,对员工的利益和幸福孜孜以求,赢得了最饱含敬意的喝彩;作为驰骋商海的企业家,他时刻不忘回馈社会和人民,以博大仁爱的胸怀扶贫济困、热心公益, 谱写了一曲道德赞歌,默默地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