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涧县位于榆林市的最南端,东濒黄河与山西省石楼县隔河相望,南连延川,北靠绥德,西与子长、子洲为邻,神延铁路和210国道穿境而过。全县总面积1881平方公里,总人口22.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5万,农业人口17.8万。是久负盛名的“红枣之乡”、“红色革命之乡”、“石板之乡”、“道情之乡”。201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46亿元,增长15.6%;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352万元,增长28.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68亿元,增长2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12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352元,分别增长11.3%、13.1%。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位居全市第一。清涧县被评为“中国十佳最具投资潜力文化旅游县”、“省级卫生县城”、“全省林业产业强县”和“全省人口文化示范县”。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粮食产量保持稳定,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52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7.29万吨。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幅提升,新发展103个专业合作社,建成2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5个县级示范园。高产示范成效显著,推广新品种玉米16万斤、脱毒马铃薯140万斤,亩产分别达到978公斤、2786公斤。畜牧业发展进一步加快,完成人工种草2.2万亩,羊子饲养量达到20万只、生猪8万头、家禽19万只。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进一步加大,新建基本农田5950亩、退耕还林口粮田1.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8.8平方公里,新建和加固淤地坝68座;建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63处,解决了2.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三年植绿大行动”深入推进,完成绿化造林5.1万亩,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的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好。
优势产业发展壮大。红枣产业建设取得新成效,新栽红枣2.6万亩、低产园改造6.8万亩,全县枣林面积达86万亩,年产量达20万吨;新栽核桃1.3万亩、苹果1.2万亩;“陕西省红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升级为国家级中心。石材和粉条产品科技含量及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年创产值3.3亿元。文化旅游产业取得新突破,《清涧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通过市级评审,毛泽东诗词园和北国风光景区项目完成规划设计及土地平整,枣林则沟会议旧址建成开放,路遥纪念馆、袁家沟毛泽东旧居、黄河太极湾等景点影响力日益扩大,全年接待游客8.5万人次,实现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3230万元,增速位居全市第一。
工业经济逆势增长。县水泥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改制和中小企业普查工作全面完成。全年完成工业投入5.02亿元,新增规上企业7个,实现工业总产值28亿元、增加值8.31亿元;规上工业完成产值14.56亿元、增长27%,增加值5.9亿元、增长18%。天虹洗煤公司年产120万吨洗煤生产线和红鹰机砖厂年产1500万块空心砖生产线建成投产,永吉煤化公司扩建项目、百城木雕和聚广艺雕厂技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非公经济稳步发展,全年实现非公经济产值43.1亿元、增加值17.74亿元。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引资36.4亿元、到位资金2.34亿元,其中城市气化和天然气深加工、油气勘探开发等项目落地建设,有力地带动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项目建设强力推进。69个重点建设项目开工49个,完成投资18.1亿元。交通体系日趋完善,折淮公路和150公里通村公路建成通车,清辛公路路基基本贯通,沿黄公路一二期路基全线贯通、新铺油面32.5公里,交通综合考评全市第一。市政建设成效明显,县城引黄供水工程具备开工条件,制品厂、西沟砭等片区改造取得实效,华顿二期综合楼、邮政综合楼等10多栋高层楼房完成主体工程,折家坪市级示范镇和牛家湾市级示范村分别完成投资2269万元、537万元;“四城联创”全面推进,城市品位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园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康家圪台食品加工园区完成征地772亩,完成2000米河堤帮畔工程;LNG项目完成征地及“三通一平”工作,目前正在争取用气指标。
民生事业全面加强。“两个80%”政策全面落实,民生支出达14.4亿元。加快推进教育强县步伐,全面实现了“15年免费教育”,改扩建幼儿园5所、中小学16所,高考二本上线率达34%,3名学子被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录取。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加快,体育场馆、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一批文化基础设施相继建成投用。卫生和计生事业稳步发展,药品零差价销售实现全覆盖,县医院门诊楼装修全面推开,3所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工程主体竣工,全县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4%;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1‰,计生“创国优”工作顺利通过初验。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城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1.7万人;发放高龄补贴金1013万元。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95名、协理员160名,特招研究生16名、高学历专业教师36名、紧缺人才54名,进一步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增强了干部队伍活力。保障房建设稳步推进,新开工各类保障房300套,棚户区改造200户、农村危房改造500户,有效解决了居民住房困难问题。积极应对强降雨特大自然灾害,及时转移安置居民7000多人,无一人伤亡,受到省市领导的一致好评。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平安清涧创建深入推进,领导包案、干部下访接访制度全面落实,实现了“一控三降”目标;人民调解工作“清涧模式”得到省市主要领导的好评,并在全市推广。食品药品及安全生产监管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年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公众社会治安满意率进一步提高,法院受理各类案件845件、审执结791件,按期结案率100%;检察院批捕犯罪嫌疑人50人、提起公诉68人,立案侦查职务犯罪8件11人;公安局破获刑事案件118件,查处治安案件465起,处理违法人员580人。政府工作作风切实改进,中央“八项规定”和“三个不增加”得到全面落实,严格控制楼堂馆所建设和“三公”经费支出,会议、文件数量大幅压缩。政府工作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全年办理人大议案和建议48件、政协提案50件,有效推动了政府工作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工作全面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和法制工作走在全市前列,政府机关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明显提升。
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及项目
2013年,为了全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提升我县招商引资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先后印发了《清涧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的意见》、《中共清涧县委、清涧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的决定》等文件。全年共签约招商项目9个,其中合同项目4个(城市气化及天然气深加工项目、天虹洗煤厂建设项目、清涧县洲18集气站项目和油气综合勘探开发项目),协议项目5个,总引资额34.9亿元。其中境内省外引资额为31.03亿元,省内市外引资额为3.86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0.996亿元。续建项目4个,实际到位资金1.346亿元。合计实际到位资金2.342亿元,其中引进境内省外到位资金1.26亿元,省内市外到位资金1.082亿元。